任桃英解密:“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是这样出来的

特别是张笑天先生撰写的《月明禅深》一文,还被2010年1月13日的《人民日报》重点刊发。笑天先生对明月山不惜溢美之词,他写道:“明月山因山势如弓,或曰以一弯新月而得名,但见重峦叠嶂、飞瀑溅玉,茂林修竹、迎风摇曳,遍布山麓的针、阔叶混交林争奇斗艳,好一派醉人秋光。”对宜春的禅,笑天先生特别看重:“禅宗五家竟有三宗源于宜春,不能不令人产生遐想。唐朝会昌元年慧寂长老由湘入赣,在宜春仰山结庐修行,面壁苦练,20年后终于创建了佛门新流派,就是沩仰宗。”
文章写得极好,分量也重,但令我遗憾的是,笑天先生在文章的结尾说:“宜昌与煤都萍乡毗邻……”居然把宜春写成了宜昌!是出于作者笔误,还是编辑失误?这让我感到非常郁闷。看来,终归还是宜春的知名度不够啊!
怎样才能让人真正记住宜春?我再次想起了那句宣传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决心——来自一位老师
2010年初,我们想办法邀请到了中国旅游界一位重量级人物——全国休闲标准委员会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老师,请他来为宜春旅游把脉。
在高速路口接到魏老师,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魏老师双鬓微白,气度儒雅,谈吐不凡,只是行色匆匆,略显疲惫。寒暄之后,我试探着说:“魏老师,难得请到您这样的大家到宜春来,请给我们讲一堂课洗洗脑吧?”魏老师沉吟着说:“我在宜春时间不多,这次可能不行。”我一听就着了急,去明月山的路上就不遗余力向他介绍宜春旅游的有关情况,推荐明月山的优质资源,描绘宜春旅游的发展前景。魏老师笑着听了,却不置可否。
这也逼出了我的倔劲。当日下午,我精心安排,全程陪同魏老师爬明月山、品农家菜、体验硒温泉。整个途中,我使出浑身解数,口若悬河讲述其中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文化渊源。魏老师仔细听了,终于对明月山的旅游产生了一点兴趣。
第二天上午,我向魏老师重点推介了明月山的山泉禅农等旅游资源,特别是山月相融、农月相趣、泉月相映、禅月相通、书月相照的“五星捧月”文化格局,就像小家庭迎来贵客,恨不得一口气把拿手菜全部端出来。魏老师一边听一边问,显得兴致盎然。在游览月亮湾、天工开物园等景点时,魏老师眼睛发亮,连连提问;在热气腾腾、人气沸腾的温泉古井边,他久久驻足,赞不绝口。临到中午时分,魏老师突然对我说:“看来,宜春的旅游资源还是蛮丰富的,你们做得也超乎我的想象。这样吧,中午不休息了,我跟大家讲一讲。”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喜出望外之下,我立即组织市旅游局和明月山管委会的各级干部一起听课。
魏老师一开口就说,今天我讲的主题叫“宜春归来不看月”,一下子就让我们倍感新颖和振奋。随后,他从认识宜春、了解明月山开始,重点就旅游发展新理念做了透彻讲解,“十闲”“十养”“十创”“十玩”“十六做”……许多观点都让我们茅塞顿开,大受启发。聆听过程中,我感到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似乎看到了明月山全新的未来。魏老师这一讲,就讲了整整三个小时。
魏老师讲的“十创”,即创异、创议、创艺、创亦、创翼、创奕、创忆、创义、创遗、创益,特别强调差异化定位、创意化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明月山距离一个成熟景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要用激情创造明天,敢于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现在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加大宣传、加快传播,要敢于“创议”,不要怕有争议,有争议性,就有话题性,就有传播性……
听到这里,我脑中灵光一现,如同触电一样,又一次想到了当时开玩笑说的那句宣传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于是,我下定决心拿这句宣传语来“创议”,不再瞻前顾后、怕这怕那。
推出——吹皱一池春水
魏老师的点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怎么操作呢?很快,我找来当时的宜春市旅游局局长雷恩奇一起商量。
那时候的互联网还没有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人们关注新闻、讨论热点,主要还是在网站、在论坛。经过仔细思考,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策划:用一句亦正亦邪的口号——“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挂到一个亦官亦民的网站——宜春旅游政务网;选择一段亦工亦休的时间——春节前后,亲友相聚,便于传播;期待产生一场不大不小的影响。考虑到确实有可能会产生争议,做这个决定,我没有请示书记、市长。
2月8日,距离2010年农历春节还有6天,宜春旅游政务网在网站首页以通栏横幅的形式推出了网络宣传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
试探很快有了反应。2月13日,农历除夕那天,网友“虫虫特工”在宜春新闻网明月论坛发布了“惊爆宜春旅游政务网虎年雷人标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帖子,迅速引起宜春网友的密切关注。
三、四天之后,议论开始升温。不少宜春市民知道了这件事,于是,有市民拨打市长热线12345反应情况,认为挂这句网络宣传语有损宜春形象!
再之后,秀江的水就不平静了。很多宜春市民、网友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茶余饭后,都对宜春旅游政务网的“别出心裁”表示愤慨,可谓“声讨”如潮:“宜春因你而耻!你们怎么想到用这么一个有‘创意’的广告啊?”“如此雷人的广告,让宜春人感到汗颜!难道以后旅游者想起宜春就是因为‘叫春’吗?”“作为一个宜春人,我觉得很丢人。发展旅游你好好发展啊?想什么歪招啊?宜春人落一个什么名声啊?”……
这个时候,宜春市信访局也找到市旅游局,称已接到市民投诉,希望宜春旅游政务网撤下那条宣传语。雷恩奇向我请示怎么办,我悄悄叮嘱雷恩奇说:“我好不容易才推出这条宣传语,怎么能随便撤下呢?市民的反应是爱家乡的表现,不要大惊小怪。”
传播——激起千层波浪
春节过去了,元宵过去了,“宜春叫春”一事不但没有沉寂,反而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传播开来,秀江的小小涟漪聚变为五湖四海的滚滚波浪。
3月4日,当宜春网友将“惊爆宜春旅游政务网虎年雷人标语‘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的帖子转发到国内著名网络社区猫扑网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帖子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大网站论坛。当日下午,宜春旅游政务网迎来海量点击,联系电话几乎被新闻媒体和网友打爆。从这个时候开始,这句网络宣传语在网络串红的速度和影响,老实说,是我始料不及的。
传播范围超出预料。围绕宜春旅游政务网推出“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网络宣传语这件事,大多数中央及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从新浪、腾讯、网易、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等官方网站,从天涯社区、土豆网、猪八戒网、优酷网等专门网站,到新民网、齐鲁网、荆楚网、大江网、浙江在线等地方网站,特别是随着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东方早报、江南都市报、潇湘晨报等纸质媒体的重磅跟进,大量的消息、图片和评论使“宜春叫春”迅速成为国内最瞩目的热点新闻事件。3月5日,“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在百度的搜索量急剧飙升,当日的相关搜索结果就有31600多个。
观点交锋超出预料。围绕“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是否低俗和炒作,网友和媒体有强烈反对的,也有拍手叫好的,观点碰撞,论争如潮。
反对者说——“作为宣传语,实在是无聊至极了。要是一个城市的政务网页也发布这样的宣传语,恐怕就不是无聊了,而是低级庸俗了。”“为了推广旅游、吸引大家的目光,做些惊人之举或者设计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甚至雷人点的宣传语,当然无可厚非,但这应该建立在健康向上的基础之上,不宜突破道德底线。”“‘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这条宣传语的确打得很响,但不是一鸣惊人,而是一鸣吓人、一鸣雷人,让宜春的城市形象在公众之中瞬间就大打折扣。”“本来宜春这个名字很好听,可经过当地旅游部门这么一折腾,让大家把宜春与叫春联系在了一起,名是出了,可恐怕得不偿失!”“这条宣传语显然没有把握好分寸,即使出发点没有读者所理解的那层意思,也容易让人产生不雅的歧义。假如是有意打擦边球,用这样的方式炒作宣传宜春,那么这种自虐性的宣传也会伤害当地美誉度,不仅欠斟酌,也显得没有文化涵养。”……
叫好者说——“感佩宜春春民的勇气和智慧,长春的春民显然不作为!”“我觉得这样诙谐幽默的宣传没什么,何必那么古板,拘泥于字面。”“这句话,看第一眼确实觉得不够雅观,看第二眼你就会会心一笑,觉得这个旅游宣传做得相当有趣。至于说低俗啥的,谈不上吧?这只是一个善意的玩笑而已。”“江西的旅游业确实是很落后,不要指责宜春的宣传太雷人,至少人家有提高宜春知名度的良好愿望!”“引用邓小平的一句话:‘不论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要的是最终结果!”“其实是一条很好的旅游宣传标语,却被心里阴暗的人想歪了,拜托大家心里都阳光一点,别太较真了。”“广告很好,坚决采用。一句好客山东,给山东提高了多少知名度。同样,‘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很简练,又很好宣传,定能叫响中国,打通世界!支持你们!我一定到宜春去旅游!”“看到贵市雷人宣传语,小惊大笑了一下。私以为贵市很有才很有胆魄,效果很明显。通过这个我知道了贵市,还知道了贵市的四季如春,还有明月山等等,原来地方很美呢!”“‘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的文字背后其实有暗运的匠心,由自然的春到汉字中的春、文学中的春,纵横捭阖,情思饱满,做足了文章,这些地方真值得我们深入揣摩、品味。”……
现实影响超出预料。随着这句网络宣传语在全国的传播,宜春人的生活和心态也迅速受到影响。许多人开玩笑说,宜春成了“叫春”的城市,宜春人就成了“叫春”的人,这让很多宜春人受不了,特别是在外地的宜春人,更感到难以接受。有许多外地宜春网友就说“这个名出大了,不少朋友现在都拿这个来开我的玩笑,真是丢人!”最典型的是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宜春女孩,那段时间,同事们一见到她就说:“看啊,叫春的来啦!”女孩气不打一处来,想办法找到雷恩奇办公室的电话,一口气就骂了半个小时。许多网友还将“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列为中国十大雷人城市口号之一,偏偏宜春市旅游局局长又姓雷,雷人雷语,这一来,雷恩奇想不出名都难了。他的父亲知道后慌了手脚,跟雷恩奇说:“你犯了这么大的错,这下估计位子都保不住了吧……”雷恩奇实在耐不过,找到我诉苦,我只说了一句:“恩奇呀,对你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你必须顶住,死人也不能把我卖出去!”
3月初,是全国两会举行的时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龚建华市长当然要赴京参会。他一到北京,就享受了被记者围追堵截的“明星待遇”,搜狐网的一位记者,居然在电梯里拦住了他,要他对宜春推出“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这句网络宣传语谈谈自己的看法。无奈之下,建华市长便说,我个人也很反感低俗广告,但宜春确实是个好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宣传语,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宜春”“宜春是月亮之都、禅宗圣地、温泉之乡”,欢迎你们到宜春去走走、看看。很快,随着搜狐网的报道,全国的网络、纸媒、电视等各类媒体纷纷跟进,让宜春成为了2010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热点。
持续关注超出预料。按照新闻传播规律,一般的新闻事件最多热两三天,但是,媒体和网友对“宜春叫春”的关注却始终保持了高热度,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舆论高峰之后往往是低谷,这个时候,宜春旅游政务网果断撤下“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换上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宜春”。3月5日,随着新的宣传语的发布,许多媒体为之欢欣鼓舞,说宜春迫于舆论压力,终于撤下了“叫春”口号。一时间,宜春又成了新闻的热点。当天,宜春旅游政务网的访问量再创历史高峰,访问量达12万多人次。有网友称,地方政府网站一天之内能引来这么高的点击率,不敢说后无来者,最起码是前无古人。
“宜春叫春”的持续高热,让许多人对宜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开始感到好奇。我们敏锐地抓住这一舆情趋势,决定让宜春的优质旅游资源借船出海、借势扬名。3月12日,宜春旅游政务网将宣传口号再次换为“宜春,一座处处是春的城市”,并发布了4篇宣传文章:《有“锂”走遍天下——宜春全力打造“亚洲锂都”》《宜春归来不看月——月亮之都宜春》《宜人宜业美如春——宜居之城宜春》《江山多胜游——森林宜春》。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即使是这样的正面宣传,也引发了很多关注,许多网友说“看啊,宜春不叫春了,现在处处是春”“我们上当了,人家是有意炒作,我们当了义务宣传员”……一位山东卫视的记者也在微博上表示,他以前不知道有宜春这个城市,更不知道宜春有这么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在觉得宜春真是一个好地方,有机会一定要去游玩。
2010年12月,在中国休闲创新奖大会上,宜春市旅游局的“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网络宣传语获得休闲旅游营销创新奖。很多在现场采访的记者迅速把宜春获奖的事情作为一个重磅消息予以发布。很多媒体惊呼,那条曾轰动一时的“雷人”宣传语,原来竟是宜春市旅游局的营销策略。于是,在沉寂许久之后,宜春又一次成为了新闻的热点。
回应——宜春为何“叫春”?
当舆情趋缓之际,许多人都在探寻一个问题,那就是宜春为何“叫春”?我考虑,这个时候要有一个回应了。于是,我们精心组织了四篇文章,对宜春为什么叫“春”作了全面阐释。
《宜春之泉,晶莹如春》——宜春之名来源于泉,“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宜春之城灵动多泉,城中“泉凡数十脉”,老城街街有泉、巷巷有井,水雾氤氲,冬暖夏凉;温汤之泉堪称绝品,相传是“嫦娥的眼泪”,800多年来水温不减、水位不降,常年保持68-72℃,富硒低硫、无色无味,饮可康体、浴可健身。
《宜春之景,处处如春》——宜春的山是绿绿的、水是清清的、天是蓝蓝的、空气是甜甜的。一湾秀江碧绿逶迤,大小袁山常年翠绿,钓台烟雨,泸州印月,云谷飞瀑,风景如画,可谓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正如古人诗中所写“一湾秀水抱城来,城在山中逸丽开”,宜春就是这样一座温婉如玉、春光无限的江南小城。
《宜春之月,光华如春》——明月处处有,宜春月最明。宜春的月与山相融、与泉相映、与禅相通、与农相趣、与书相照,每每于不经意间触发人们的情思,最宜洗涤尘埃、荡涤心灵。宜春的月亮民俗积淀丰厚,神圣庄严的中秋拜月、激情四溢的火龙追月、月夜下缓缓飘飞的孔明灯、湖泊里逐水漂流的荷花灯,都是那么地浪漫唯美。宜春人还有着独特的“月亮式”生活方式,安宁闲适的生活状态、阴晴圆缺的平常心态、温婉绵长的情感形态,让人情不自禁陶醉于月下的那份宁静与简单。
《宜春之城,其气如春》——宜春的发展如春潮涌动,处处洋溢着蓬勃向上的精气神。这座城市有拥抱时代的激情,顺应世界低碳经济、新能源革命浪潮,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座城市有高标看齐的闯劲,轰轰烈烈开展了一场场城市创建活动,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这座城市有长远发展的眼界,打基础、强功能、提品质,上下同心,接续奋斗,一座辐射面更广、兼容性更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呼之欲出。
魏小安老师出于对宜春的喜爱,特意撰文《宜春,为什么叫春》。文章在人民网首发,回答了网民关心的三个问题:
一是何为叫春?冬去春来,万物生长,春意盎然,春心萌动,何止猫叫春,万物皆如此,这是自然规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二是宜春为什么叫春?中国西部春城是昆明,尽人皆知。贵阳号称第二春城,立足是“爽爽的贵阳”。黑龙江还有一个伊春市,林海雪原。江西的宜春何以立足?一座呼唤春天的城市,一座创造春天的城市,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一座推陈出新的城市。
三是宜春为什么敢于叫春?宜春从春字破题、从叫春入手,正是特色之举、创新之举、扬名之举。宜春在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一泓清泉,喷涌而出,一人一个木桶,悠哉游哉泡脚,是什么地方都看不到的景观。叫春是一种幽默,最好是到宜春去看一看,就知道宜春为什么叫春了。
这些回应,回归了叫“春”原意,廓清了“叫春”本意,解读了“宜春”来意,洋洋洒洒,堂堂皇皇,至此,宜春为何叫“春”无需争议。
余音——续写春天的故事
“宜春叫春”迄今9年了,期间,余音始终不断,故事持续演绎。
那年春天,一位旅居美国的宜春友人很高兴地跟我发短信说,他们的孩子都知道了“宜春叫春”这个事,觉得挺好玩的,现在宜春出名了,他们都为家乡感到自豪。秋天,我率团前往法国考察旅游,在美丽的依云小镇,我们请了一位当地华人做导游。他知道我们是来自宜春的客人后,惊喜地说:“原来你们是宜春的,宜春现在可是很出名啊!”我感到诧异,就问:“你居然知道宜春?”导游笑着说:“叫春的城市啊,网上到处都是哦……”
2010年8月,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宜春活动周期间,前来宜春展台索取宣传资料的游客摩肩接踵、人头攒动,游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就想看看“叫春的城市”!9月,在第五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举办期间,参观宜春旅游展区的客人里外三层,95%以上的游客是看到“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宣传语后慕名而来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谈起“宜春叫春”这个事情,流露出的都是善意的微笑,有的甚至是由衷的赞赏。有业内人士认为,“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这句网络宣传语起到的效果,至少值一个亿的广告费。时至今日,宜春人出差在外,只要一说“我来自江西宜春”,听者都会笑着说:“知道,叫春的城市呗……”
有一件事,让我迄今仍然感慨万千。那是2013年的春天,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航不久。我在北京乘机回宜,巧遇了一对北方口音的夫妻。登机后,夫妻俩听着满机舱的南方口音,不禁狐疑地问空姐:“这趟航班是去哪儿的?”当听空姐说目的地是江西的宜春后,他们惊叫起来:“哎呀,我们要去的是黑龙江的伊春,怎么售票员给的是江西宜春的机票!”看到他们匆匆下机,有乘客笑着说:“这都是让‘叫春’给闹的!”顿时,机舱里笑倒一片。
这正是:胜日叫春秀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宜春。还有比这更值得我们自豪的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